“幸福感”打造城市时代特质
新华报业网讯 (记者 嵇长青)在扬州,每月一次的“市民论谈”大型谈话节目,早已成为“市民节目”。
地点:五星级宾馆――迎宾馆九号楼圆桌国际会议厅;话题:时下百姓关注的热点;形式:上百名市民代表与市领导、相关职能部门领导面对面谈心交流。
圆桌会议,体现一份平等;坦诚交流,彰显一份尊重。“市民是城市的主人,一定要把最好的会场让给百姓。”论谈交流中,市委书记王燕文对所有在场的市民如是说。在热烈、融洽、讨论甚至时而有些争论的会场上,只要市民提问,各级领导必须现场回答,释疑解惑。有些事情,现场落实。
关注民生,关键在于能不能做到以“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为目标定位,以“人民群众安宁不安宁、舒适不舒适、满意不满意、幸福不幸福”为考核标准,真正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需,我有所帮;民有所困,我有所解。
扬州市委、市政府将改善民生、建设“幸福扬州”,作为最生动的民主政治建设,引发全社会关注。《CCTV经济生活大调查》2月发布调查结果显示,江苏省成为十大幸福省份之一,扬州在江苏省13个省辖市中幸福感排名第一。
年年岁岁倾听民声,连续九年出台改善民生“一号文件”,划出了一条百姓“幸福生活”的跃升红线
2010年1月19日,扬州市“两会”上,“幸福扬州”的图景,更加清晰地绘就在460万扬州人民面前:“人人崇文尚德、家家安居乐业、社会公平正义、追求创新创造、充满人文关怀”。
当扬州以“幸福”定位自己的城市时,已经走过了九年探索之路。每年年初,扬州都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百姓意见的基础上,列出为民办实事的项目,并向社会公示,由此连续九年出台了纾解民困、改善民生的“一号文件”。
最早的“解困民生”、“普惠民生”,首先解决的是困难群体基本生活、基本医疗、基本养老、基本住房等方面的问题,并力求惠及最大多数百姓。
2003年,扬州独创“831”工程,以低于房屋的成本价,定向销售给人均住房面积低于8平方米、月均收入低于300元、在市区常住10年以上的特困群众,市区10万多户特困居民改善了住房,一批住房困难户逐步走出“蜗居”。扬州市还采取略低于廉租房租赁补贴标准的租赁补贴,力争到2012年底,让那些不符合经适房申购条件又买不起商品房的“夹心层”也能租得到房。
2004年5月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在扬州视察黄金苑小区时,对扬州首创的“831工程”予以好评:“你们这是为困难群体办了一件大好事。”
而就在黄金苑小区东南方向扬州最大的拆迁安置小区文昌花园,这个昔日一万多户的“弱势群体”,在当地政府的政策扶持下安居乐业,幸福生活。今天,他们组成义工队,热心参与公益事业,摘取了“全国文明社区”、“全国和谐示范社区”的荣誉称号。
对此,原江苏省委书记,现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李源潮高兴地评价说:“和谐人居看扬州!”宜居,就是城市发展中以人为本的和谐。这一点,在扬州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已经得到了较好的诠释。截至去年底,扬州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收入分别达到19500元、8240元,今年总体上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扬州市委、市政府提出新的目标,增长不等于增收、富裕不等于幸福、平均数不代表大多数,要通过“和谐民生”、“幸福民生”的打造,让每个人共享发展成果。
――2007年,全国推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扬州抢先一步推进。当年5月份市区先行启动,7月县(市)集中启动,建立了政策互通的大医保机制,统筹“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三张“医保网”,在全省率先步入全民医保时代。
――各类职工基本做到“应保尽保”,城乡低保对象增加到6.8万人,新增的农民低保对象有7066人,城市低保两年中4次提高标准;无养老保险、无退休金、无固定收益的“三无”老年居民,如今在家每月都能领取养老金。城镇老年居民每月发放100元,农村老年居民每人每月发放60元。
――大规模修缮背街小巷。扬州老街巷多,年久失修,坑洼不平,下水管道不配套,居民常遭积水之苦。近几年来,扬州加大投入,进行大规模街巷整治工程,已累计投入上亿元,先后整治了500多条背街小巷。
一条条畅通交互的“绿色通道”,大大提升了党委政府的“知民度”,形成“民有所需、政有所应”的良性互动
每天走在小区里,联谊社区主任徐萍看着小区环境越来越好,心里美滋滋的。殊不知,前不久她还为小区改造哭过鼻子呢。
作为扬州城的一个老小区,联谊社区内的道路坑坑洼洼,下水道经常堵塞,居民们一直希望小区能纳入2010年度市区老小区改造计划。但由于需要改造的小区太多,起初联谊社区并没有纳入改造计划。为此,居民们纷纷向社区反映,徐萍感到心里很不是滋味。
年初,徐萍尝试着通过“民意绿色通道”将居民的意愿反映上去,没想到,第二天市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就来到联谊社区现场考察,并当即表态。结果,小区就列入到了今年的改造计划里。
扬州市委、市政府深谙:人民群众幸福不幸福,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他们的民生诉求是否得到充分表达。要让老百姓“有话敢说、有话可说、有话能说”,就必须广开言路、开门纳谏,开辟出畅通、高效的民意“绿色通道”,让“幸福扬州”建立在真实民意的基础之上。
2001年7月,在扬州市政府网站上,一个崭新栏目“寄语市长”诞生了,对扬州几十万网民来讲,多了一个“民生沙龙”,有什么问题、意见、建议,网民们可以畅所欲言,随后,又增设了“书记信箱”。从此,无论是事关百姓的民生话题,还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课题,市民都可以与决策者直接对话。后来,“寄语市长”、“书记信箱”又新开通了短信功能,市民用一部手机、发一条短信就可以与市领导互动了。
上不了网的市民,同样有通畅的反映渠道。目前,在扬城的大街小巷出现了免费免邮的“书记信箱”、“市长信箱”,来信由市委书记、市长直接处理。
每年5月8日,扬州都会开展“人大代表与选民统一见面日”、“政协委员界别活动周”活动,市、县、乡三级人大代表和市、县两级政协委员,还有在扬的全国、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近万人,分别深入各自选区,你说我听,你讲我记;你的问题我帮你解决,你的困扰我为你排解。这一天,包括市委书记在内的市领导都以一名普通代表、委员或公职人员的身份,来到各自联系点,面对面、零距离地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与建议。
今年3月份,一份“红头文件”在社会上激起了阵阵涟漪:市政府及工作部门领导干部每年到困难群众、帮扶对象家中分别不少于两次;市政府领导干部每月都要乘坐公交车,了解市民出行情况和公交服务质量;市政府及工作部门领导每月都要到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服务场所、办事服务中心等,实地体验工作流程,增加切身体会,了解群众反响。
从“寄语市长”到“市长信箱”、“书记信箱”,到市长热线“12345”,到“网络在线”交流,到“人民代表与选民见面日”和“政协委员界别活动周”,再到每月一期的“市民论谈”……近9年间,扬州集束式开辟了党委、政府与民众多渠道、立体化联系的“绿色通道”。这些“绿色通道”大大提升了党委政府的“知民度”,扬城有百姓形象地称之为“不下班的公务员”、“24小时的服务员”。
扬州市台商协会会长方丁玉感慨地说,10年前他刚刚来到扬州时,遇到困难想找个领导反映反映都很难。现在,落户扬州的台商打个电话、上上网,问题就可以反映上去了,很快就得到有效解决。
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赢得了百姓对城市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
最美不过百姓笑脸。前不久,据国家、省有关部门随机抽样调查,扬州市民对党委政府工作的满意率在90%以上,对环境和生活质量改善的满意率达96%以上,对社会治安的满意率达96%以上。
2010年“烟花三月”国际经贸旅游节和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文明指数测评临近,干休一所百岁老红军刘应启买来50把扫帚,赠送给丰乐社区的楼道小组长,号召大家一起清洁家园,迎接八方嘉宾。
“小扫帚”扫靓大家园,把城市当作自家的客厅,把社区当作自己的家园,扬城不断演绎这样生动的故事。双桥街道王培华等被征地农民住进念香苑安置小区后,他们安居乐业、老有保障,于是穿上“红马甲”,走上街头,当上清洁市容志愿者,一个方便袋,一块抹布,随身携带,在城市里发现不整洁之处随时清理。红马甲义工很快发展到了3000多人。其实,“小扫帚”和“一块抹布”等,都是扬州市民“爱城如家”的生动体现。
拆迁,是所有城市建设所遇到的令决策者头疼,又是绕不过去的难题。而在“双东”历史街区建设过程中,400多户居民舍小家顾大家,搬移他处。于是,扬州古城保护改造与开发利用的典范之作――“双东”历史街区惊艳面世。在对“双东”深入考察后,新加坡规划大师刘太格先生激动地说:“我被这些地标性建设群所震撼,我更想不到的是,扬州市民竟然如此拥护。”
“有笑脸的城市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城市,有笑容的市民也是最幸福的市民。”2006年10月,联合国副秘书长、人居署执行主任安娜?蒂贝琼卡女士来扬颁发联合国人居奖时感慨地说,“我看到这里到处洋溢着笑脸,体现出这座城市的幸福度、舒适度、安全度。”今年4月25日,她再次来到扬州,认为将“联合国人居奖”颁给扬州是正确选择,扬州的实际成绩与变化,成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成功范例。
课程推荐
- 初级会计职称特色班
- 初级会计职称精品班
- 初级会计职称实验班
课程班次 | 课程介绍 | 价格 | 购买 |
---|---|---|---|
特色班![]() |
班次特色 |
290元/一门 580元/两门 |
购买![]() |
- 初级会计职称机考模拟系统综合版
财经速递
网站地图
专业知识水平考试:
考试内容以管理会计师(中级)教材:
《风险管理》、
《绩效管理》、
《决策分析》、
《责任会计》为主,此外还包括:
管理会计职业道德、
《中国总会计师(CFO)能力框架》和
《中国管理会计职业能力框架》
能力水平考试:
包括简答题、考试案例指导及问答和管理会计案例撰写。
-
初级会计职称招生方案
·特色班
·精品班
·实验班
初级会计职称网上辅导 -
中级会计职称招生方案
·普通班
·特色班
·精品班
中级会计职称网上辅导
专业知识水平考试:
考试内容以管理会计师(中级)教材:
《风险管理》、
《绩效管理》、
《决策分析》、
《责任会计》为主,此外还包括:
管理会计职业道德、
《中国总会计师(CFO)能力框架》和
《中国管理会计职业能力框架》
能力水平考试:
包括简答题、考试案例指导及问答和管理会计案例撰写。